每年天氣轉冷,北方各地的急救中心都是心腦血管疾病搶救的戰場。在與時間和運氣的賽跑中,不是每個人都能贏得比賽。科學研究發現,寒冷會對心血管健康產生重大影響,了解寒冷對身體的影響并采取預防措施,就會降低災難發生的風險。
寒冷對人體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血管收縮,通常表現為血壓升高;寒冷還容易誘發血管痙攣和血栓形成,導致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。相對于寒冷本身,氣溫降低的幅度更為重要,因此急劇降溫時是卒中和心肌梗死高發的時間。
北方冬季的干燥氣候會使身體的水分加速流失。補充水分如不及時,人體會發生血容量不足、血流緩慢及血液黏稠,尤其使用電熱毯或火炕的人群,容易發生血栓性疾病。
空氣污染在寒冷季節尤為嚴重,PM2.5等污染物也是冬季心血管病高發的致病因素。此外,因天氣寒冷,活動減少、味道厚重的高熱量飲食、睡眠的變化以及情緒因素等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。
了解寒冷的危害之后,老年人能從以下五個方面積極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:
一、關注身體變化,監測心率血壓。
如自覺胸悶、乏力或語言、運動異常等癥狀,或血壓心率明顯變化時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。冬季血壓波動大,老年人需要根據血壓變化調整藥物,切忌自行停藥。
二、外出注意保暖,同時做好頭頸和手腳的保暖并戴口罩,減少冷空氣刺激。
三、注意室內溫度和濕度,保證睡眠質量。
室溫過低會增加心臟負擔,還會使老人神經系統敏感性降低,容易跌倒,也會影響睡眠質量。建議冬季室溫20℃左右,濕度30-50%為宜。
四、注意營養均衡,補足水分,避免高鹽高熱量飲食。
建議多吃一些清淡烹飪的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的蔬菜、魚肉蛋奶和豆制品等。建議每天飲水1500-2000毫升。
五、堅持適當運動,保持樂觀心態。
老人運動應該避開清晨,最好在白天有陽光的時間。天氣不好時,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,做一些室內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。良好的情緒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。